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石材之窗!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会员服务 | 商务中心 | 帮助中心 | 客服:010-62237591 | QQ交流:点击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材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人造石材产品特点及生产中常见问题解析

点击数:1774 发布时间:2008-04-28 来源:中国石材之窗

【摘要】人造石是人造大理石和人造玛瑙的总称。是用不饱和聚脂树脂与填料、颜料混合,加入少量引发剂,经一定的加工程序制成的。在制造过程中配以不同的色料可制成具有色彩艳丽、光泽如玉酷似天然大理石的制品。....

    人造石是人造大理石和人造玛瑙的总称。是用不饱和聚脂树脂与填料、颜料混合,加入少量引发剂,经一定的加工程序制成的。在制造过程中配以不同的色料可制成具有色彩艳丽、光泽如玉酷似天然大理石的制品。

    人造石产品制造简便、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广泛用于各种室内及室外建筑装饰。人造石30年前在美国问世,我国最早应用人造石制品作为装饰材料的是90年代中期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几年后广泛流行。现在这股热潮正向内地中小城市蔓延。

    这种产品有如下特点:

    1.外观––表面光洁、无气孔、麻面等缺陷,色彩美丽、基体表面要有颗粒悬浮感、具有一定的透明度。

    2.物理、化学性能––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硬度、特别是耐冲击性、抗划痕性要好。

    3.耐久性––具有耐气候老化、尺寸稳定、抗变形以及耐骤冷骤热性。

    人造石材常见问题:

    为什么烧铸好的人造石成品几个月后会出现翘曲、开裂现象?

    主要是聚枉费树脂与填料、颜料、搅拌不均以及促进剂、引发剂与树脂比例不对引起的。在人造石基体中,即在已撑拌好的树脂、填料、颜料等混合体中,树脂应能使填料保持在均匀的悬浮状态,直到树脂凝胶。如果填料在人造石基体中悬浮不良,沉积到浇铸体的底部,会造成浇铸体上、下部填料分布的差异。由于上层树脂多,固化收缩时放热多,收缩大;下层树脂少,固化时放热少、收缩小,结果造成制品的翘曲或开裂。

    人造石表面的气泡、麻面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如何排除?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填料含水率超出正常指标。当填料颗粒的含水率较高时,周围会形成一个微小的水泡,由于树脂固化是一个放热过程,其释放的热量破坏了颗粒外包水泡的平衡,使水泡残留在人造石基体内,固化后表面就会出现气泡、麻面。

    2.搅拌过程中将空气带入了人造石基体内。

    3.树脂与固化剂,引发剂三者比例不当,残留在基体中的气泡无法及时排出。

    排除方法通常有三种:

    1.振动除泡法。该方法的使用应注意平台的振幅、频率及振动时间,振幅过大会使填料沉积到模板的表面,造成一面贫树脂,固化慢,收缩小,放热温度低;而另一面因富树脂,固化块,收缩慢,放热温度高,容易出现翘曲现象。

    2.化学消泡法。采用对树脂交联固化具有阻滞作用的阻聚剂(通称消泡剂)在一定时期内可以阻止树脂聚合,一段时间以后,树脂又可以正常速度聚合,为气泡的有效排出赢得时间。该方法的使用对树脂固化所引起的放热影响不大。如果减少引发剂和促进剂的用量,虽然也可以延缓树脂的聚合,但会因树脂发热曲线变形,影响人造石质量。

    3.搅拌抽真空法。采用搅拌负压使人造石基本保持沸腾,有利于化学反应以及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轻易排除。

    上述三种方法,尤以第一种与第三种方法结合使用比较实用、可靠、具有一次投资长期使用的效果。第二种方法,虽然简便,但大规模生产成本太大。

    对人造石所用的树脂有哪些要求?

    在选择树脂时应考虑树脂的化学结构和固化性能两个方面。

    1.树脂的化学结构一般采用间苯二甲酸-丙二醇型树脂。它可以满足CMI(美国人造大理石协会)耐热冲击500次循环的要求,用蒸馏水蒸沸48小时,色彩基本保持不变,抗白花,抗起泡性能都较好,但价格比较贵。普通树脂不能用于人造石制造。

    2.树脂固化性能:要求树脂在固化时要有适度的低收缩率以及较高的固化前期强度即绿强度。

    用什么方法可以提高人造石表面的硬度和光泽?

    要使人造石产品具有比较完美的外观,后固化处理非常重要。所谓的后固化处理就是将人造石产品在一定的温度下,保温数小时。一般来说,聚酯树脂固化脱模后的强度只达到最大强度的50%左右,到完全固化需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而最终固化可以使人造石制品的强度与耐水性能大幅度增加。采用后固化处理可以克服变形、开裂等缺点,提高表面耐水性、耐热冲击性,增加基体树脂强度,有利于提高制品的硬度和光泽,延长使用寿命。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中国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