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石材之窗!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会员服务 | 商务中心 | 帮助中心 | 客服:010-62237591 | QQ交流:点击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材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泉州市关闭2000多家高污染企业

点击数:1351 发布时间:2012-06-20 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

【摘要】1....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效益,这种发展模式与泉州建设更加美好家园的目标格格不入。因此,在建设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征途中,泉州市委、市政府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集中火力,开展一系列针对重点污染企业、重点污染区域的“污染源歼灭战”,2000多家高污染企业关闭,一大批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原了青山、绿水、蓝天,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

  在这场“污染源歼灭战”里,安溪县石材开采加工产业整体退出是漂亮的一战,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石材行业全面退出。

  年产值超过20亿元的石材开采加工产业曾是安溪县较为重要的传统产业,但是长期不合理的石材开采利用和粗放型加工,给当地石材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2009年,《安溪县建筑饰面石材行业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整治“风暴”就此展开:2009年12月关停第一批94家石材加工企业;2010年1月关停第二批248家石材加工企业和29家石材矿山开采企业;2011年1月关停官桥镇、龙门镇的所有石材矿山企业;2011年2月14日关停第三批202家石材加工企业……

  安溪石材开采加工产业退出风暴,引发了全市近3000家石材加工企业的大洗牌。晋江市计划分5个阶段于今年7月份完成建筑饰面石材企业稳定、有序退出,矿山全部关闭,实现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水环境明显改善。南安市规划建设了11个石材加工区、2个过渡区,配套建设了污染防治设施,目前加工集中区内有企业1248家,区外的302家企业,除了一部分将引导入驻外,另一部分将被淘汰出局。

  与此同时,电镀、制革等重污染企业整治行动,也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污染源歼灭战”的号角声此起彼伏。

  战役中,实现电镀行业布局优化。2008年,关闭了丰泽区东海电镀集控区及区内的37家电镀企业。2009年,关闭了南安市晋江上游的电镀集控区及区内的25家电镀企业,并在南安市水头镇新建了南安市华源电镀集控区。2010年以来,我市对电镀行业实施全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实行电镀废水分流分质处理。目前,晋江市华懋电镀集控区已基本完成整改;石狮市大堡电镀集控区正加快推进整改,预计今年可完成;位于电镀集控区外的晋江福鑫电镀有限公司、晋江超鸿五金精品有限公司等电镀企业对生产工艺和污水处理进行技术改造,有效降低了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量。

  战役中,实现皮革行业整合提升。2009年,关闭了污染严重的泉港普安集控区内8家皮革企业。2010年,将晋江市区的8家皮革企业搬入晋江安东工业园;开展皮革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实行了皮革废水“五水分流”和深度治理。2011年12月5日,对晋江市66家规模较小的皮革企业实行了停产整合,重组为4家企业,配套建设日处理量4000吨、投资1500万元的深度处理回用工程,实行集中供热,计划于今年完成。

  “污染源歼灭战”保持高压态势,需要加强对众多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探索和创新环境监管方式成了破除这些难题的关键。为此,我市出台了《泉州市开展落实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自查自律行动年方案》,认真组织污染集控区和制革(含人造革)、电镀、造纸、印染、化工、水泥、电厂、食品(酿造)、制药、冶炼、蓄电池、石材、规模化畜禽养殖等重污染行业企业(单位)开展自查自律工作。通过自查自律活动,全市共关闭725家污染严重的企业,新建、改建环保设施375套,新增工业污水处理能力5.36万吨/日,1200多家企业申办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手续……

  “污染源歼灭战”还在继续,企业的环保主体责任意识已经转化为整改环保问题的自觉行动,破坏泉州环境的污染源正在消退,更加清新秀美的泉州正展露笑靥。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中国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