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传统石材产业“两条路”突围
点击数:1506 发布时间:2013-06-06 来源:福建日报
【摘要】......
- 中国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当前的身份无法查看此条信息,如果您是

- 请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还不是石信通会员,请联系网站客服!
- 现在就加入石信通会员,客服电话:010-62237591
本报讯(记者 王国萍 通讯员 蔡雪玲 林莹莹)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福鼎市白琳镇矿山开采量6000立方米,外来荒料高达8000立方米,360多家石材企业中已有三分之一引进外来石材,以突破原材料瓶颈。
上世纪90年代,白琳镇掀起玄武岩开采热潮,以素有“东方奇石”美誉的玄武岩为原料的“福鼎黑”饰面板材,享誉海内外。玄武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经20多年的开采开发,如今福鼎玄武岩勘探储量为1000万立方米,可利用的荒料仅200万立方米。加之2011年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成功申报,玄武岩开采越来越受到限制。原来单一化的产业模式不再适应发展需求,福鼎传统石材产业开始寻求新生路径。
2007年投产的琳勤石业,面对荒料供应不足的状况,引进霞浦、柘荣等地花岗岩石料,形成玄武岩与花岗岩并举的新型产业链。今年,公司又把目光投向安徽的黑色花岗岩。公司还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实行技改升级,形成高、精、优的系列特色产品。
近日,记者走进琳勤石业厂房,看到6台本地电工自主发明的线锯。线锯的刀头仅0.3厘米,其精细度不仅能节约石材原材料70%,还能提高石材附加值,其生产出的火烧板、异性工程板等20多种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各国。
除了引进外来石材、瞄准高端市场,白琳石材产业突围的另一条路是:变废为宝。
长年累月的矿山开采使得福鼎玄武岩废弃矿渣堆存量高达1000万立方米,今后每年还要产生约40万立方米。“用弃渣为原料进行综合利用加工,成为石材业应对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挑战的必然选择。”玄武石材副总经理陈启明说。
今年2月,玄武石材与厦门领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福建领盛玄武岩新材料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专门从事玄武岩纤维的生产经营,项目总投资3.62亿元,分三期完成。
玄武岩纤维,即玄武岩石料熔融后高速拉制而成的连续纤维,是一种新出现的新型无机环保绿色高性能纤维材料,被列为我国重点发展的四大纤维之一。“玄武岩纤维每吨价格为3.5万至5万元,可实现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陈启明说。
目前,一期原料工厂已完成厂区的土地平整、排险和公路运输路线规划设计,进入土建工程及设备安装阶段。不久,全国第一条无污染智能数控、绿色的矿渣处理生产线将在此诞生,形成年36万立方米以上的矿渣处理能力,有力缓解矿区已形成多年的矿渣堆放压力。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中国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