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石材之窗!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会员服务 | 商务中心 | 帮助中心 | 客服:010-62237591 | QQ交流:点击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材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国家一级文物“汉白玉圆雕瑞兽”追回

点击数:2712 发布时间:2006-05-09 来源: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

【摘要】....

   8日上午,涞水“十三王爷允祥陵”失窃20余天的国家一级文物“汉白玉圆雕瑞兽”(俗称“望天犼”)被保定警方成功地从天津追回,5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至此,轰动一时的“4·18”特大文物被盗案成功告破。

    今年4月18日8时许,涞水县公安局接到报案称,坐落于该县东营房村“十三王爷允祥陵”的国家一级文物“汉白玉圆雕瑞兽”被盗。案件发生后,保定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限期破案,追回被盗文物,确保国家财产安全。保定市和涞水县公安局从刑侦、技侦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案组展开侦破工作。经过十余天艰苦细致地摸排、走访,警方锁定了一伙安新县的犯罪嫌疑人,并分别于4月30日和5月1日将5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经突审,5名犯罪嫌疑人对盗窃“汉白玉圆雕瑞兽”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交待了实施盗窃犯罪的全过程。

    目前,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和深挖犯罪团伙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望天犼”是汉白玉圆雕瑞兽的俗称,于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雕刻而成,原在距离涞水县15公里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三王爷允祥陵”墓区(即怡贤亲王墓遗址)的华表顶端安放,底座长110厘米,宽78厘米,高140厘米,重约2吨。2000年9月曾被不法分子盗走,公安机关破案后被追回。今年4月18日再次被盗,为我省近年来首例一级文物被盗案。

    “望天犼”似龙非龙、似犬非犬,呈昂首引颈向天高啸状。还有一种说法,说它是传说中一种叫做“犼”的东西,有守望的习性,因此称为“望天犼”,常常成双成对地被安放在皇宫和陵寝前后,此次被追回的是雌“望天犼”。

    “十三王爷允祥陵”是清康熙帝第十三子爱新觉罗·允祥的陵寝。园寝南、西、北三面丘陵环抱,东为平原,内有云溪水蜿蜒流过,称为云溪水峪。陵墓占地面积达600余亩。

    此墓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1934-1936年间,整个园寝被当地军阀和地方官吏所破坏。十三王爷允祥的陵墓是王爷中规模最大的,也是规格最高的。它是清朝皇陵中惟一有华表的王爷陵墓。这座清代王公最大的陵墓,现只有碑、桥、牌楼、华表等幸存下来。(作者: 梁中普 安立伟 骆继荣 徐华 张许峰)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中国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