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西部石材产业论坛在成都召开
点击数:5282 发布时间:2015-11-23 来源:中国石材之窗
【摘要】为引领石材行业创新、健康发展,中国西部石材产业论坛已连续举办五届,先后举办了“石材展销模式变革之路”、“全国石材护理应用技术交流会”、“中国石材矿产企业信息发布....
- 中国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当前的身份无法查看此条信息,如果您是

- 请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还不是石信通会员,请联系网站客服!
- 现在就加入石信通会员,客服电话:010-62237591
为引领石材行业创新、健康发展,中国西部石材产业论坛已连续举办五届,先后举办了“石材展销模式变革之路”、“全国石材护理应用技术交流会”、“中国石材矿产企业信息发布展示暨西部石材矿产资源推介”、“中国天然大理石白皮书发布会”等一系列的主题论坛。2015年11月21日,第五届中国西部石材产业论坛在成都建工石材产业园区如期举办,行业人士共谋石材寒冬破冰之路。
出席会议的领导有:中国石材协会会长陈国庆、秘书长齐子刚、副秘书长邓惠青、全国石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周俊兴、成都市天府新区管委会科技宣传局副处长相宇、成都市青白江区政府工业管委会副主任岳晓东、英良石材集团董事长刘良、成都建工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红根等,中国石材行业媒体联盟成员中国石材之窗网站(www.chinastone.cn)记者应邀参会。
石材寒冬还未真的来临——陈国庆
受国际市场低迷,国内投资市场逐步收紧等大环境因素影响,石材行业的发展速度放缓,进入一个新常态,增速逐年下降,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明显分化。2013年为21.6%,2014年为12.7%,2015年上半年1-6月只有8.9%。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增长12.7%,比近五年的平均增速低15.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仅增长4.3%,比近五年平均增速低24.7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的增幅更是只增长2.8% 。企业经营状况不再是一片大好,而是出现明显的分化。
从行业数据看,从企业现状看,有人说石材寒冬已然来临,而中国石材协会会长陈国庆却说,石材寒冬还未真的来临。
今年来,一些中小石材企业由于产品积压严重,资金短缺,市场不景气等原因,相继倒闭,引发业界猜想,一些专家认为石材行业最冷冬季已经来临,然而从中国石材协会不断走访考察的情况看,行业内大企业不但未受影响,反而利润还成翻倍增长。有的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成为集矿山开采、石材加工、工程服务为一体的石材工程专业配套服务商。一部分企业向经营玉石、珍稀石材品种的高端石材供应商方向发展。还有部分企业向石材地产方向转型,推动了业态的转型升级。
2016年即将迎来“十三五”开局之年,这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也是我国石材行业实现产业升级,开始第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三五期间,石材企业要顺应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及产业二次创业的发展趋势,把握和抓住国家的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及“一路一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带来的市场机遇,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创新驱动,逐步实现产品结构调整、管理模式调整、营销模式调整和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由依靠投资拉动的工装市场向依靠消费拉动的家装市场和全球化的国际市场转变。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 “走出去”战略,不但要把好的产品带出去,更要有效的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结合自身优势,就地取材加工生产和销售,来开拓国际市场。只有不断开拓进取,我们才能再次迎来石材行业的春天。
中国石材协会秘书长齐子刚授牌
“西部石材诚信联盟”成立
作为石材人,要做实在人。在石材园众多商家的倡议下,在本届论坛同期,成立“西部石材诚信联盟”,拟定诚信公约,作为诚信联盟一员,除了自己要遵守诚信公约外,还必须监督其他联盟成员守约,一旦发生不诚信的情况,其他成员将根据约定条件,共同承担爽约责任。此次加入联盟的成员有:成都宏宝康利石材有限公司、成都鑫春蕾石材有限公司、成都尚石屹石材有限公司、成都瑞泰源石材有限公司、成都闽新鹏飞石材有限公司等。
成都建工精品石材园逆势而上
成都建工精品石材园,园区已招商320家厂商,明年底三期完工还将新增80家厂商入驻。目前已有25家企业获批为上规模以上企业,5家企业在园区的帮助下进入“成都市政府采购供应商”名优名录。21日,国际奢华石材企业英良五号仓库西部唯一的大板仓落户园区。公司总经理胡红根在发言中谈到:公司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看到未来发展的一些压力,受经济下行的影响,石材行业受影响也比较大,不少厂商的信心均有影响,但我们始终坚信,只要与时代并肩,不断追求创新,不断创造新的价值点,一定能继续保持成就,引领西部石材行业的发展,传统石材“粗放式”发展时代已经过去,让行业共同迎接新的石材时代!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中国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