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扎村里的大理石路
点击数:2473 发布时间:2007-01-04 来源: 新疆日报
【摘要】....
- 中国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当前的身份无法查看此条信息,如果您是

- 请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还不是石信通会员,请联系网站客服!
- 现在就加入石信通会员,客服电话:010-62237591
乘车下312国道,从鄯善县连木沁镇拐进一个叫巴扎的村庄,汽车停在巨伞般的有38圈年轮的榆树下。然后迈开脚步,行走在20条总长近两公里的贯通全村的石板路上,会感受到路与富的关系。
如果用时尚的城市语言,巴扎村里的石板路应当称为“步行街”。巴扎村里的石板路上铺的多是“鄯善红”大理石,形状千姿百态,每个砌块间都用混凝土填充。“鄯善红”大理石板材已经成为鄯善县的符号之一,这些来自阿齐山上的花岗石经过加工已经铺进了林林总总的酒店、高档写字楼。巴扎村的村道上能铺上“鄯善红”,归功于“工业反哺农业”的决策落到了实处。
巴扎村是鄯善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这里独有的水资源为火洲增添了一片天然清凉。村子里居住着720户3050人,其中维吾尔族占87%,葡萄种植和农家乐旅游让这里的人家过着相对富足而从容的生活。这里每家都有一个大院子,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可以开进各家,但贯通院落间的街衢却还充满“乡土味”,做完农活换上皮鞋串门或去电影院,走出家门就踏入尘土。“要想富先修路”,村里的人们盼望这句口号能在他们脚下落到实处。
2006年初县委领导调研时听到了巴扎村村民的心声后,与鄯善县石材园协调,将石材园切割时的边角料无偿送给巴扎村铺路,由村民出工出力出运费。石材园对这一方案表示支持,巴扎村马上行动,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用大理石板材边角料铺成20条“院院通”。去年12月2日,记者走在一至三米宽的石板路上,看到的是迎面而来面带笑意的农民和清扫黄叶的维吾尔族妇女。
村党支部书记艾比布·赛买提在铺好的路面上看看,又到正在铺设的地方瞧瞧,不时提醒年轻人搬动材料时要小心,告诉说不要以为捡来的东西就不珍惜,这可是县委领导同意才让捡的。巴扎村最先体会到铺路带来好处的,要数麻辣串餐馆店主安尼瓦尔·牙合甫。他家临街,开了家以卖拉面烤肉为主的小店,主要挣外地游客的钱。石板路修好后,他发现孩子和妇女出门散步玩耍的多了,有人总要到旁边的白云商店买几角钱零食边聊边吃,便考虑怎么让顾客也到自家的烤肉摊前花点钱。大女儿伊再提·古丽在县城读过书,知道校门口最火的生意是麻辣串,便建议父亲开起来试试,没想到一下子就火了。安尼瓦尔·牙合甫告诉记者,他每天可以卖两百多元。
大理石路铺通后,巴扎村的农民物质上得到实惠,精神上受到愉悦,他们不一定懂得“工业反哺农业”这一理念,但实实在在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中国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