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等众企业助绵阳抢抓重建机遇 营造良好环境
点击数:2223 发布时间:2008-07-21 来源:中国石材之窗
【摘要】连日来,香港、深圳、浙江等地的多位客商纷纷来绵考察,并对投资建材产业信心十足,其中深圳市华威建材有限公司已与江油市成功签订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三合石岭机砖两个项目,意向投资达5200万元,不仅如此,被誉为“中国异型石材之父”的香港环球石材集团有限公司也计划在江油投资5000万元以上,从事石灰石开采及石材加工等项目....
- 中国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当前的身份无法查看此条信息,如果您是

- 请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还不是石信通会员,请联系网站客服!
- 现在就加入石信通会员,客服电话:010-62237591
6月24日,四川美丰首期投资近10亿元的美丰绵阳工业园项目在经开区塘汛开工建设,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30亿元的工业产值,上缴税金3亿元左右。7月12日,川渝中烟·四川烟草公司首期投资9.35亿元的绵阳烟厂重建技改项目在高新区永兴开工建设,项目首期设计能力30万箱,达产后可年创税利16亿元。同一天,在“5·12”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北川羌族自治县,中国联合水泥北川中联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线项目在该县擂鼓镇破土动工……
据市投资促进局最新业务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招商引资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截至6月底,全市已引进内资项目494个,到位资金110.66亿元,同比增长26.77%;引进外资到位资金11813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的65.63%。
“5·12”特大地震发生前,我市抓住外资西移、内资西进的机遇,依托优势资源和重点企业,大力推进从一般性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依靠政策优惠招商向依靠环境优化、产业链、人才优势招商转变,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建立客商投资“绿色通道”,围绕支柱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军转民等制定和落实有效的招商政策,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突出抓好大型骨干企业配套产业、优势资源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招商引资工作。与此同时,我市着力完善项目管理责任制,扎实搞好项目策划、组织、包装、推介和引进,跟踪项目落实,为我市前4个月保持招商引资强劲增长势头奠定了坚实基础。
“5·12”特大地震的发生,不仅给我市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且也给我市的招商引资环境带来影响,北川、平武等重灾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曾一度陷入停滞局面。面对严峻形势,我市抓住国家出台灾后重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招商引资有序、有力、有效开展,进而提升全市招商引资的规模、档次和集聚效应。除积极支持受灾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外,我市还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让安全绵阳的概念家喻户晓。随着我市恢复重建步伐的加快,许多客商也敏锐地看到了灾后重建蕴藏的巨大商机。连日来,香港、深圳、浙江等地的多位客商纷纷来绵考察,并对投资建材产业信心十足,其中深圳市华威建材有限公司已与江油市成功签订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三合石岭机砖两个项目,意向投资达5200万元,不仅如此,被誉为“中国异型石材之父”的香港环球石材集团有限公司也计划在江油投资5000万元以上,从事石灰石开采及石材加工等项目。在涪城区城郊乡金家林村,眼下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一批在地震中受灾的区属企业正在此集中重建。在加快启动重建项目的同时,该区还精心包装各类灾后重建招商引资及产业发展规划项目200余个,增强了投资者投资涪城的针对性。截至6月底,该区已引进内资到位13.7亿元,引进外资到位600万美元,已落实上海浦发行、江苏丹帝龙化工、四川海峡地产等8个项目,投资总额近5亿元,这些项目为加快涪城区灾后重建注入了活力。
据市投资促进局提供的业务统计资料,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签约项目262个,到位资金33.35亿元,占总到位额的30.14%;续建项目232个,到位资金77.31亿元,占总到位额的69.86%。科技城范围引进内资项目314个,协议引资101.23亿元,到位资金67.48亿元,同比增长44.71%,占全市到位资金的60.98%。从引进内资的产业投向分布看,第二产业以56.72亿元的到位资金额居第一位,一、二、三产业引资额所占比重为:3.74:56.72:39.54。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72个,到位资金92.03亿元,占全市到位资金的83.16%。全市引进内资到位金额排名前6位的是江油市、经开区、涪城区、高新区、游仙区、科创区。(绵阳日报记者 曾晓伟)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中国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