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石材企业练内功 调布局 危机中求"突围"
点击数:1796 发布时间:2008-12-17 来源:中国石材之窗
【摘要】烟台市是我国4大石材加工基地之一,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量的10%左右。全球金融危机使以资源加工型为主的小型石材企业受到了全面冲击,在严寒面前,不从自身做出调整就要面临死亡的危险。这些小企业通过苦练内功、改变产品结构,调整市场布局,有效地增强了自身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 中国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当前的身份无法查看此条信息,如果您是

- 请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还不是石信通会员,请联系网站客服!
- 现在就加入石信通会员,客服电话:010-62237591
烟台市是我国4大石材加工基地之一,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量的10%左右。全球金融危机使以资源加工型为主的小型石材企业受到了全面冲击,在严寒面前,不从自身做出调整就要面临死亡的危险。这些小企业通过苦练内功、改变产品结构,调整市场布局,有效地增强了自身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大海阳石材是烟台市一个只有200多人规模的小型石材加工企业,在它4000万的年产值中有90%以上的利润是通过出口获得的,金融危机的到来让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烟台大海阳石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国然表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就发现我们来自国外的订单越来越少,有的客户把定金交了,我们把货拉到港上他都不提货。我们感觉真正的危机来了。”
为抵御“寒冬”,这个企业把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强品牌文化宣传作为内功加以苦练,同时还及时调整了市场的布局,把原来依赖出口的低端路边石、路条石等产品向往国内输送高端的景观石和石雕等工艺品上发展。宋国然总经理认为:“同样的一块石头,我们把它做成工艺品,它的附加值就比以前我们出口十几个货柜的路边石还要高,所以现在我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高附加值的国内高端市场上。”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企业的转型和转向过程中,他们还通过技术创新,研制了可以在矿体上直接开采切割成形的一体化设备。把原来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减少了生产的环节,节约了能源。宋国然表示:“我们小型企业在金融危机中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抓好质量,提高产品的档次,加大技术创新。这样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作大做强。”(记者 郭志强)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中国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