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石材之窗!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会员服务 | 商务中心 | 帮助中心 | 客服:010-62237591 | QQ交流:点击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材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泉州石材石雕走上品牌之路

点击数:3119 发布时间:2005-11-10 来源:《泉州晚报》

【摘要】....

     “炼”石有道

  石头,再普通不过了。然而,在泉州,正是这不起眼的石头撑起了石材、石雕两大产业。据了解,石材、石雕早已成为惠安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产值接近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3;南安石材的年产值则已经超过其工业总产值的1/3。

  如今,泉州的石材、石雕企业产量大,产品远销世界各国,同时还实现了在材料、工艺、产品上的逐步升级,开始走上了打造品牌的发展道路。被冠以“建筑之乡”、“雕艺之乡”、“中国石雕之都”和“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的惠安和被称为“中国石材城”的南安水头,正因为在不起眼的石头上做出了大文章而享誉中外。

  资源丰富 工艺精湛

  据介绍,泉州石材、石雕两大关联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悠久的雕艺历史。南安的花岗岩、梅花石、辉绿岩、高岭土、绢云母、绣石等资源就异常丰富,其中,质地坚硬的“石垄白石”被国家列为甲级建材,独具特色的“康美黑石”也享誉海内外,可与日本的“山崎石”相争辉。加工之后,不仅有普通石板材,还有异型板材、薄形材、工艺材、原色材、染色材等产品。

  惠安几乎家家户户有石匠,就连当地的房子也基本上是石块砌成。被誉为“海内第一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北宋洛阳桥被称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奇迹。被视为中国石雕艺术大观园的集美“鳌园”,有中国建筑瑰宝美誉的台北龙山寺,全国规模最大的崇武大地艺术岩雕群,鲁班奖工程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收入吉尼斯世界大全的深圳万福广场的高达19.99米的“九龙柱”,南昌起义纪念碑,湄洲妈祖像等经典工程皆是出自惠安匠人之手。

  据了解,南安已是我国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石材生产出口基地,仅水头镇所加工的石材就占到全国石材需求量的30%;惠安的石雕石材年出口量也已超过60亿元,出口量接近全国石雕石材出口总值的一半。

  技术人才 至关重要

  市场越大,越需要规模化、批量化生产。近年来,泉州石材、石雕业的壮大与技术人才的更新是分不开的。

  专家认为,要打造泉州石材、石雕的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牌、艺术家品牌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技术和人才的发展。

  按照传统的生产技术,石材的开采、切割、磨光、上胶、雕刻等一系列工作都是手工完成,使用的工具比较简单,工作量大而繁琐,效率又低,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而在采用先进机械设备之后,石材、石雕的生产成为流水作业,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减小了劳动强度,生产速度也提高了几倍,甚至几十倍,整个产业的规模也壮大起来。

  而人才则更为重要。业内人士分析,石材、石雕生产的多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才,特别是石雕,不管是作为建筑材料还是作为审美景观、工艺品,石材、石雕都难免与艺术扯上关系,更需要一些精通美术和雕刻的艺术家来创作。

  在第五届中国(惠安)石雕石材国际展示会暨第三届中国(惠安)传统雕刻大赛上,有关专家指出,泉州石材、石雕业要走好品牌发展之路除了发挥传统的优势之外,还需要在材料、工艺、产品等方面下足功夫,在艺术作品方面需要更进一步拓宽题材,寻找新的创作源,转变创作思想,让作品、产品更生动更富吸引力更耐人寻味。而要实现这一步跨越,则还需要在创作、生产设备和人才发展方面下足功夫。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中国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