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石材加工退出,铁峰山重生记
点击数:1599 发布时间:2013-06-06 来源:福建日报
【摘要】......
- 中国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当前的身份无法查看此条信息,如果您是

- 请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还不是石信通会员,请联系网站客服!
- 现在就加入石信通会员,客服电话:010-62237591
近日,记者来到传统采矿大县安溪县。在位于安溪官桥镇的铁峰山废矿区,原本裸露的废矿石间,已绽出片片新绿。这个昔日黑乎乎的废矿区,如今已满眼是绿。
铁峰山距离安溪县城15公里。过去,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它为当地石材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矿石资源。围绕着铁峰山,这里兴起了一股采矿热和办厂热。
2009年前后,当地采矿和办石材厂进入鼎盛时期。当时,在铁峰山一带,有500多家石材厂家,年产值达2亿多元,从业人数约占全镇人口的30%,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该矿区所在的官桥镇的财税收入,因此一直稳居全县各乡镇前列。
然而,代价是沉重的。
镇政府一名分管工业企业的负责人说,由于过度开采,滥开乱采,近年来,铁锋山变得千疮百孔,植被大量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昔日景色宜人的铁峰山,俨然成了黑乎乎的乱石岗。
为扭转这种局面,2009年至2010年,安溪祭出重拳,铁腕治理,在全县范围内对中低端石材加工业进行全行业退出,铁峰山一带终于恢复宁静。然而,石材企业退出后,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由于废矿区的存在,大量的废矿石裸露,一到雨天,废矿区的石粉尘便随雨水汇入当地的蓝溪,形成别具一景的“牛奶河”。加之植被被破坏,当地还有山体滑坡的隐患。
必须启动恢复工程,对废矿区进行植被和生态恢复。可购买树苗、人工费、填埋费等众多环节都需钱,据测算,恢复工程所需的资金超过1亿元。资金量如此浩大,当地无法承受。
怎么办?
“树由当地村民种植、抚育,林权归村民所有。”县长高向荣告诉记者,安溪将植被恢复与林权改革结合起来,把每一座山、每一块土责任到户,落实到人,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良性治理。
由于种树能增加收入,当地群众治理矿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2011年以来,铁峰山一带,兴起一股植树造林热潮,当地的植被和绿化迅速得到恢复。就这样,当地政府在几乎没花钱的情况下,实现了对铁峰山废矿的绿化。
如今,在原采矿区核心区域的铁峰山半山腰,早已长满了杉树、香樟树、松树等。由于铁峰山一带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去年以来,温泉世界山庄、奥特莱斯、诚益光电、神化玻纤等近20个旅游、食品、光电等优质、低碳项目先后入驻铁峰山一带。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中国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