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石材之窗!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会员服务 | 商务中心 | 帮助中心 | 客服:010-62237591 | QQ交流:点击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材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石雕精品金刚宝座塔

点击数:2332 发布时间:2006-08-07 来源:北京日报

【摘要】....

 

               
                                   金刚宝座塔中的佛足迹(图)
  

     走进位于海淀区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一座造型别致、独具一格的石塔映入眼帘。这就是明代真觉寺佛教寺庙的建筑遗存金刚宝座塔。
  在佛塔建筑中,以高台上建有五塔的特殊形式体现的佛塔,被称为金刚宝座塔。金刚宝座塔的基本型制是五座塔同筑于一个台基上,正中央是一座高大的塔,四角各立一塔较中央大塔矮小。这样一高四低五座塔,形成丰富生动的天际轮廓线,塔与塔之间的呼应相得益彰。金刚宝座塔的出现较其它类型的塔出现晚,它的平面布局与印度佛教的曼荼罗及密宗的坛城如出一辙,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是内部用砖、外部用石砌筑而成的,造型古朴优美,融入了北方古塔的特征,显示出浓郁的中原风格。主体建筑分为宝座和五塔两部分。宝座建在一个长方形台基之上,南北长18.6米,东西宽15.73米,高7.7米。从最下层的须弥座至宝座顶分为5层,每层挑出短檐,短檐下四周密布佛龛,每龛内刻坐佛一尊。宝座的南北两面正中各开券门一座,通入塔室,室内设通道、回廊。塔室正中为塔心柱,塔心柱四面均有佛龛、佛像。在塔室东西两侧,各有石阶梯44级,盘旋而上便到达宝座顶层的琉璃罩亭。据说这个罩亭是后建的,因为其琉璃砖仿木结构与它身处左右的密檐方锥形石塔的材质不同,但现在已经无从考证。罩亭是平面方形,南北辟券门,双重檐,下方,上圆。出了罩亭便登上了台基,立于用青石砌成的方形密檐式五塔之间了。在中央大塔塔座南面正中刻有佛足迹,表示佛足迹遍天下。成语“临时抱佛脚”一词正出于此。这也是我国仅存的一处石刻佛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整座石塔最吸引人的是塔身上的雕刻。这些宗教题材的雕刻,内容源自藏传佛教教义,其雕刻技法采用了中国传统雕造手法。其中有五方佛主的坐骑:狮子、大象、马、孔雀和金翅鸟,还有天王、降龙与伏虎罗汉、菩萨、三牌、八宝、金刚杵、菩提树等。雕刻形象逼真,技法生动。比如宝座下部雕刻的伏虎罗汉跛陀尊者,右手持禅杖,左手按着虎头,面带微笑,表现出降服猛虎后的喜悦心情。还有那些坐骑的姿态,都非常温顺,表现出甘愿为五方佛主效劳的驯服形象。古代雕刻家们的技艺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超凡入圣的程度,其雕刻艺术手法流利圆润,在凸出的主题上刻出纤细流畅的线条,雕工细腻,造型优美富丽,极具藏传佛教的审美趣味。塔身除了精美的雕刻外,还遍刻丰富的梵文和藏文颂词,这在我国同类塔中是非常少见的,其文字数量之多也十分罕见。这座金刚宝座塔,不但是一座造型优美的建筑物,更是一件巨大的石雕艺术品。
  金刚宝座塔在造型上属于印度形式,但在宝座上的短檐、斗拱和宝座顶上的琉璃罩亭等结构上,明显地表现了中国建筑特有的传统风格,融合了中外建筑的形式和特点,兼容了藏传佛教文化的内容和中原文化的表现方式,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灵活运用外来文化的能力和大胆变化的创造精神,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件完美杰作。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中国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