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蓝山县石材产业发展规划
点击数:23386 发布时间:2015-8-31 来源:
【摘要】前 言蓝山位于湖南省南部边陲,南岭山脉中段北侧,有“楚尾粤头”之称,是湘西南通往广东沿海地区的重要门户。蓝山县辖6个镇、3个乡、6个民族乡、5个国有林场,总面....
- 中国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当前的身份无法查看此条信息,如果您是

- 请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还不是石信通会员,请联系网站客服!
- 现在就加入石信通会员,客服电话:010-62237591
前 言
蓝山位于湖南省南部边陲,南岭山脉中段北侧,有“楚尾粤头”之称,是湘西南通往广东沿海地区的重要门户。蓝山县辖6个镇、3个乡、6个民族乡、5个国有林场,总面积1810.14平方公里,总人口39.37万人。
蓝山县花岗岩矿产资源特色突出。首先是分布广,出露面积大,储量丰富。南岭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纬向构造带之一,基底形成于加里东运动期,穹窿构造和背斜构造形成于燕山运动期,其核心为花岗岩体。蓝山县花岗岩主要在九嶷山—骑田岭—九峰山花岗岩带,分布于县域中南部的所城、大桥、荆竹、荆竹林场、紫良、大麻、汇源等地。初步估测花岗岩储量达3亿立方米。其次,花色品种多,且大多为中高档品种。目前已经发现的品种有银河青、大白花、蓝山红、钻石蓝、紫罗兰、芝麻白等。其中,钻石蓝、大白花、紫罗兰等品种受到国内外客商的广泛认可。第三,从现有矿山开采情况来看,构造节理裂隙不发育,矿体完整性较好,荒料率较高,适合规模化开采。
蓝山县经济结构一直以农林为主,工业经济不发达。进入“十二五”以来,《蓝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规划》提出“民营立县、外向带动、工业强县、两翼发展” 的工业发展战略,明确将石材资源开发作为全县“两翼推进”首要任务。
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2012年发布了《永州市矿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5年)》;2013年8月15日,永州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千亿矿产业经济集群的意见》(永政发[2013]17号),蓝山石材资源开发是其中重要内容,蓝山装饰石材园被列为全市着力构建的四个矿产业园区之一。
《建材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石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等行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石材产业发展,建设大型石材加工集散地。
石材作为蓝山的优势矿产资源,在国家鼓励中西部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当前全国石材产业布局从东部往中西部转移的机遇,引进行业内大型企业,高效合理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如何发挥石材产业自身特点,提升当地群众就业,促进蓝山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新四化”精神,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产城融合,经济环境相统一;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蓝山石材产业面临和今后需要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必须从政府层面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为深入贯彻落实蓝山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的指示精神,促进工业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石材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全县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永州市千亿矿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特编制《蓝山县石材产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编制坚持指导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立足于蓝山资源现状、国际国内石材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以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为指导,以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为依据,采用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比较、预测等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力求联系实际,做好科学定位,明确方向与目标,落实任务与重点,高标准、高起点,打造资源开发、加工制造、商贸物流、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与创意设计、人才培训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高效、节能环保型新型特色产业。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总论 1
一、蓝山县石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
二、规划依据 5
三、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6
四、规划范围、规划期限 6
第二章 蓝山县石材产业发展环境 7
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7
二、蓝山石材产业发展现状 8
三、产业发展条件 10
第三章 国内外石材产业发展环境 25
一、国外石材产业发展概况 25
二、国内石材产业发展概况 26
三、石材产业发展趋势 31
四、石材产业发展市场前景 35
第四章 蓝山县石材产业SWOT分析 51
第五章 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定位与目标 57
一、指导思想 57
二、基本原则 57
三、发展定位 58
四、发展目标 59
第六章 产业布局及产业链设计 65
一、产业总体布局 65
二、产业链设计 67
第七章 主要任务及规划方案 73
一、引导资源有序、高效开发,建设绿色矿山 73
二、引导行业规范、合理发展,建立现代石材加工业 79
三、加快推进石材园区建设,培育产业增长极 92
四、建立专业市场,发展商贸物流,带动产业发展 98
五、培育石材创意设计和工程安装服务业,向产业高端延伸 101
六、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培育静脉产业 103
第八章 环境保护 109
一、编制依据 109
二、蓝山县生态环境现状 111
三、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12
四、污染防治措施 116
第九章 保障措施与建议 125
一、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125
二、加强地质勘查 125
三、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 126
四、建立园区管理运行机制 128
五、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129
六、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 130
七、加强品牌宣传 130
八、加强行业管理 131
附件:产业集聚发展案例分析 133
一、蓝山县石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石材由天然石料加工而成,可用作建筑物室内外装饰装修,是人类历史上应用最早的建筑材料,满足人们对居住、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由于石材具有坚硬的强度和优美的图案、色彩等天然属性,历来都是建筑装饰的高端材料。同时,石材也是传承人类文明、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的重要载体。千百年来,石材为世界建筑历史谱写了不朽的篇章,数千年的建筑历史也是一部石材应用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石材装饰逐渐由以公共建筑为主转向家庭装饰装修,呈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是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有利于优势石材资源的开发利用
蓝山县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北侧,由于地质成因,花岗岩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多,远景储量约3亿立方米,县域内南部地区的所城、紫良、大麻、大桥、荆竹、浆洞、汇源等乡镇、办事处和荆竹林场都有花岗岩出露,目前已发现具有开采价值的花岗岩石材品种有银河青、芝麻白、紫罗兰、大白花、蓝山红、钻石蓝等,尤其是钻石蓝,品种特色突出,国内外罕见。国家大力推动中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蓝山县天然石材资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品种特色突出等特点,具有深入开发利用潜力。发展石材特色产业符合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2、有利于加快当地新型城镇化建设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到2020年,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蓝山县经济结构一直以农林为主,近几年来开始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工商业发展速度加快,但是目前城镇化率只有40.1%,城镇化建设的任务较重。石材作为蓝山县特色产业,是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容。同时,新型城镇化又为石材产业提供市场空间,产业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创造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各民族生活稳定和谐的发展格局,对促进蓝山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提高劳动就业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石材属于产业链较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石材产业能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劳动就业率。在石材加工过程中,不但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围绕主导产业还聚集众多配套产业,拉动餐饮娱乐、物流运输等第三产业发展,从而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蓝山县中南部地区石材资源丰富,石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促进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最有效途径,产业兴县是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和就业率,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必然选择。
(4)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蓝山县工业经济发展起步晚,基础比较薄弱,财政收入水平不高。2013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78.2亿元,占全市比重为6.7%;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3.9%,而永州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2.7%;财政总收入5.01亿元,占全市比重为5%。
培育石材新产业、新增长点,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财政收入,增强财政实力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广州云浮、福建水头、新疆奇县、广西贺州、贵州安顺、内蒙黄旗等全国各地的石材产业集群,石材都已成为当地经济、财政收入的支柱型产业。2013年云浮石材创税1.8亿元,贺州石材1.1亿元,水头44家石材企业纳税超过300万元,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永州市建设千亿矿产经济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2012年发布了《永州市矿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5年);2013年8月15日,永州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千亿矿产业经济集群的意见》(永政发[2013]17号),蓝山石材资源开发是其中重要内容,意见要求把蓝山装饰石材园作为全市着力构建的四个矿产业园区之一,并提出蓝山石材到2018年要实现产值60亿元的发展目标;2014年1月16永州市委书记陈文浩在千亿矿业座谈会,明确提出:“发展石材产业,我们就以蓝山为基础”。
蓝山县委、县政府也十分重视石材产业发展,《蓝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民营立县、外向带动、工业强县、两翼发展”的工业发展战略,将石材资源开发作为全县“两翼推进”首要任务。
(三)是承接东南部沿海产业转移,优化全国石材产业布局战略的需要
从全国石材产业布局来看,东部地区具有资源、交通、区位、市场等条件,石材资源开发利用时间早,规模大,尤其是福建水头、广东云浮、山东莱州等产区,在全国甚至全球市场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枯竭、环保要求提高、劳动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石材企业生存压力增大。同时,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大开发拉动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推动东部地区的石材产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
《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石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等行业发展政策都明确提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石材产业发展,建设大型石材加工集散地。东部沿海地区发挥资金、技术、人才优势,重点培育国际化大企业,北方沿海地区着力建设面向全国的大型石材集散地。
蓝山县石材资源特色突出,临近广州区域位置优越,且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已有东部重点企业落户。在蓝山县发展石材产业,打造东部石材产业转移平台,符合全国石材产业布局结构战略调整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是促进当地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于温室气体过量排放,世界气候逐渐变暖,威胁人类生存,世界各国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大力鼓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制定限制碳排放的经济政策,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在建筑材料中,由于石材生产没有窑炉煅烧的热工过程,与其他建材产品相比,生产能耗最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仅0.3吨标煤,不足建材产品综合能耗的1/10。随着各项低碳政策实施,能源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增加,低能耗特点将使石材在装饰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应用领域将得到扩展,市场空间进一步增加。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中国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