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源于压力 泉州石材涌动“走出去”投资热潮
点击数:3037 发布时间:2007-07-16 来源:中国建筑装饰网
【摘要】....
- 中国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当前的身份无法查看此条信息,如果您是

- 请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还不是石信通会员,请联系网站客服!
- 现在就加入石信通会员,客服电话:010-62237591
我国石材业素有“三分之二看福建”之说。泉州是我国著名的石材之乡,石材年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石材年产量和出口量的45%以上。从此次众多企业有意赴美拓展一事可以看出,泉州石材界悄然涌动着一股“走出去”的投资热潮。
仅2006年,经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正式核准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就达13家,协议投资439万美元,其中中方实际投入280万美元。是什么促使石材企业寻求全球化的发展之路呢?
动力往往来源于压力
自国家实施外汇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持续走高,无形中给以出口为主的石材企业带来利润的削减。更为直接的冲击,则是来自去年9月份及今年6月份国家出台的取消降低)部分石材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政策的调整使得企业最多只能享受到5个百分点的退税额度。据业内推算,取消出口退税意味着每出口1美元将增加负担0.45元。
这对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行业门槛低的石材业来说,微利甚至负利时代的已经不期而至,将使整个行业面临重新的洗牌与整合。
在此之前,泉州石材企业已经面临经营成本不断上涨的困扰。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长,石材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市场经营秩序的不规范,造成了整个行业热衷于打价格战,一边是价格人为地被压低,另一边却是人工成本、国内油价等“涨”声不断。
腹背受敌的境况,使石材企业处境艰难。据南安市石业协会测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取消、进口增值税以及运费上涨等因素,将使石材生产成本增加30%以上。
面临种种困难,以南安石材企业为主力军的泉州石材业,逐渐选择“走出去”作为企业追求“柳暗花明”境遇的突围路径。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异国投资的外在可变因素增加,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企业同时面临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孰高孰低的抉择,如果境外投资的收益大于或等于成本,那么企业的境外投资就具备了可行性,反之,则需要三思而行。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中国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