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依托优势资源,发挥资源优势,新疆石材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新疆石材工业现状
新疆石材工业起步较晚,1976年为毛主席纪念堂敬献天山白玉大理石,拉开了新疆石材开发利用的序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黄田农场大理石厂是新疆第一家石材企业,1984年开始生产大理石,当年产量800平方米,新疆始有石材产量记载。之后,陆续又有乌鲁木齐市大理石厂、哈密皇冠石材公司、哈密地区石材厂相继建成投产。
从1984年有产量统计开始,发展到1995年新疆石材年产量已达到13.13万平方米。“九五”、“十五”期间,新疆建材工业将石材产业作为自治区建材行业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工作重点,在实际工作中着力推进,各级领导、各地政府对石材产业发展也都给予了极大的关心与支持,使新疆石材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年均增长达到40%的高速。2004年,新疆石材荒料产量达到14.03万立方米,石材板材产量达到353万平米,石材工业产值也达到6.25亿元,石材产业占建材工业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1.57%提高到2004年的10.9%,成为新疆建材工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新疆石材资源现状
新疆花岗石、大理石资源十分丰富,品质优良,石材品种、颜色、石质等与国内其它省区相比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目前,新疆己发现各类石材矿床(点)2皿余处,其中花岗石矿点130余处,大理石矿点70余处,板石矿点4处。初步预测资源量:花岗石18.841亿立方米,大理石而5.578亿立方米,板石0.2944亿立方米。截至2003年底,新疆探明石材资源储量:花岗石10671万立方米,占初步预测资源量的5.7%;大理石888万立方米,占初步预测资源量的1.6%。新疆80多个县市中一半以上的县(市)有石材资源分布,资源潜力巨大,专家预计资源远景可达百亿立方米。石材矿产地都处于戈壁丘陵,具有开发技术条件较好等优势。
现已开发的石材矿床(点)主要分布于吐鲁番、巴音郭楞、塔城、哈密、阿勒泰、博州、伊犁、阿克苏、克孜勒苏等地、州,已形成红、蓝、黑、黄、灰白、绿等六大系列60余个品种。其中“天山蓝”、“天山冰花”、“双井红”、“双井花”、“芝麻翠”、“新疆红”、“菊花黄”、“鄯善红”等8个品种在1988年被评为“中国名特石材品种”。随着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不断有新的石材品种推向市场,2004年哈密、鄯善、和硕等地新开发出“雪莲花”等10余个新品种。
(二)新疆石材工业现状
新疆石材工业起步较晚,1991年年产板材量仅有1万平方米,经过近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到2004年年产板材量达到353万平方米,新疆石材工业已成为以新疆广汇石材有限公司、鄯善汇宇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标志,矿山企业60余家,加工企业140余家,年生产能力达600多万平方米的新兴产业。乌鲁木齐、鄯善、和硕、哈密、托里等5个石材工贸基地建设也已初具规模,各石材加工园区正在加紧建设。其中,鄯善石材工业园区以鄯善红为依托,已形成年加工能力400万平方米的生产规模,2005年9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初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石材工业体系,石材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及自治区周边国家市场,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赞誉和好评。
二、新疆发展石材工业的有利条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沟通东西方、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的要冲,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分析石材工业发展现状,新疆已经具备较好的发展条件,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基础,已进入具备加快发展条件的“黄金时期”。具体体现在:
(一)品种多样,资源优势明显。新疆石材资源具有点多、面广、储量大、成因类型齐全的分布特点。新疆境内已发现各类石材矿床(点)200余处,已开发红、蓝、黑、黄、灰白、绿等六大系列的大理石类和花岗石类石材品种5阶。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有新品种开发面市。
(二)品质优、性能好。新疆石材具有色差小、块度大、加工和装饰效果好等特点,适用于生产工程板、规格板、薄板、异型材、石雕等各类建筑装饰石材和工艺产品。放射性水平低,经检验目前开发品种中94.7%的品种符合“A”类石材放射性标准。
(三)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发展石材工业已成广泛共识。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今年7月召开的自治区加快推进新兴工业化建设会议上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将石材产业列入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点开发利用的矿产之一。从自治区到各地县领导,对发展新疆优势特色的石材产业以形成共识,要求在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中,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新疆85个县市中有一半以上县市都有石材资源分布。各石材资源重点地区政府都提出将石材工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并有涉及财税、用地等多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出台,为石材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新疆石材市场需求旺盛。自治区成立50年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区域性和地区性经济中心城市为支点,辐射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与此同时,新疆石材消费量明显增大,2004年石材消费量达400余万平方米,对新疆石材工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支撑作用。
(五)东联西出,地缘优势明显。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国接壤,边境线长达5400公里,已建成国家一级口岸12个,成为我国开拓中亚、南亚、西亚和东欧市场的桥头堡。目前,新疆石材企业开拓中亚等国外市场情况表明,开发新疆石材产品市场前景较好。同时,据考察中亚石材资源丰富,可以为我区利用境外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开拓两个市场,必将成为新疆石材大发展的的巨大推动力。
(六)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配套能源供应充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就,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新疆天然气资源量为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新疆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到2003年底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全区实现220千伏骨干电网联网。工业用电供应充足,价格便宜。新疆地域辽阔,环境容量大,环保压力相对较小。
三、新疆石材工业的发展思路
在国际、国内石材市场日益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新疆石材工业如何适应国际、国内石材业发展的要求,如何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新疆石材工业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课题。新疆石材业跟国内先进省区相比,差距明显。要使其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确立新的石材业发展战略。
借鉴国内其他省区的发展经验,回顾新疆石材工业发展历程,结合新疆实际,要做大做强新疆石材产业,应紧密结合新疆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以基地化建设为手段,走“外向型、集群化、中心式”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以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发展,以高水平、大规模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建设若干个新疆石材区域中心基地,加强区域中心基地集聚辐射能力建设,培育石材工业核心辐射源,努力扩大中心基地生产规模,不断推动中心基地科技进步,实现中心基地产品的多元化、系列化、精细化及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来基地投资,吸引全国名特石材品种来疆加工,形成“以点带面,中心联动、拉动全疆”的石材工业发展格局。同时,在产品升级及市场开拓上狠下功夫,扩大新疆石材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及市场占有量,逐步实现向西北、西部、中国、世界石材中心的分阶段转移,力争用10年时间,跻身中国石材基地前列,加快与国际石材业接轨步伐。
新疆石材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1、战略定位:到2010年,建成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材板材、异型材、石材机械及辅助材料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教育基地。
2、发展目标:依托石材资源和市场,通过乌鲁木齐、哈密、鄯善、和硕、托里、阿勒泰等6个石材工业基地的建设,把新疆建设成为中国三大的石材生产基地之一。
3、2010年,石材生产(板材、异型材等)能力达到3000万平方米,石材(板材、异型材等)产量2000万平万米,形成10~20家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石材企业集团。
4、2020年,石材生产(板材、异型材等)能力达到6000万平方米,石材(板材、异型材等)产量5000万平方米,形成20~30家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石材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