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石材之窗!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会员服务 | 商务中心 | 帮助中心 | 客服:010-62237591 | QQ交流:点击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材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标准

第一部建筑装饰石材应用工程建设标准实施

点击数:11393 发布时间:2008-03-12 来源: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摘要】关于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 《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 各区、县建委、各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 根据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友“北京市工程建设技术标准2005年度编制计划”的通知》(京建科教〔2005〕293)的要求,由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北京市建设工程物资协会主编的《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已经有关部门审查通过。现批准该规程为北京市地方标准,编号为DB11/T512-2007,自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由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和此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负责管理,由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北京市建设工程物资协会负责解释工作。....

       据本站记者了解,为了规范建筑工程装饰石材应用的工程建设,有关部门已经批准由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和北京市建设工程物资协会联合主编的《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为北京市地方标准,并且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就此还作出了如下通知:

 

关于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

《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

各区、县建委、各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

       根据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友“北京市工程建设技术标准2005年度编制计划”的通知》(京建科教〔2005〕293)的要求,由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北京市建设工程物资协会主编的《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已经有关部门审查通过。现批准该规程为北京市地方标准,编号为DB11/T512-2007,自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由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和此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负责管理,由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北京市建设工程物资协会负责解释工作。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2007年12月12日

《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简介

       北京市《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以下简称《石材规程》,是我国第一部建筑工程装饰石材应用的工程建设标准,它覆盖面宽、系统性强,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填补了石材装饰工程中技术规范的空白。是规范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在建筑装饰工程的应用,适应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不断更新业务知识的需求的重要技术文件,为了与国际接轨,适应加入WTO的国际交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遵循我国有关石材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参照了欧美和新加坡等国的石材相关标准,提出了天然石材、人造石材、骨架材料、粘结材料、密封材料、锚件、挂件等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对装饰石材的设计、施工、防护、清洗和翻新等应用技术和工程验收作了阐述和规定。《石材规程》的编制充分考虑到国内外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趋势,力求先进可靠、科学合理、繁简适度、实用性强,有利于促进环保、节能、降耗等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我国石材装饰工程整体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提高。全书共9章182页16万字每册售价39元。

      《石材规程》还编辑了较多的工程术语;规范了复合石材的名称;增加了石材粘结剂、填缝剂以及石材护理材料的选用和要求;在《石材规程》中提供了石材装饰设计的思路和经验;较全面提出了超薄石材复合板在幕墙、内装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要求;第一次在地面设计、施工中强调了地面的防滑指标;在水磨石章节中增加了防静电水磨石、不发火水磨石、洁净水磨石和高级水磨石;《石材规程》中编写了石材防护、清洗与翻新等新工艺,包括石材病变处理、结晶硬化、地面防滑处理及石材整体研磨等施工工艺;在附录中编辑了石材相关的检测和试验方法;《石材规程》〉最后收集了我国和欧美等国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有关石材的建设标准目录共252个,以供业内人士进一步探讨研究。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中国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